制茶大師陸著紅在1998成立松溪縣百佳茶廠,至此開啟了制茶之路。2007年注冊“湛盧”品牌商標,2016年注冊成立福建省湛盧茶業有限公司,同年注冊“野怪”品牌商標。2018年注冊山東野怪茶業有限公司。湛盧茶業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國家生態縣松溪境內的湛盧山,海拔1230米,終年云蒸霞蔚,四季霧凝,為湛盧茶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湛盧茶業有限公司依山而生,以山為名,“湛盧”二字意義深遠,它不僅代表名揚天下的湛盧寶劍、歷史名山湛盧山,更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精益求精的鑄劍精神。
湛盧茶業有限公司的誕生地松溪縣,產茶歷史悠久,自隋唐以來,就是“建茶”“北苑貢茶”的重要產區,如今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葉百強縣、中國九龍大白茶之鄉。松溪縣森林覆蓋率75.5%,綠化程度93.3%,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準,被譽為“綠色金庫”。位于松溪縣茶平鄉的“湛盧山”是閩北名山之祖,主峰湛云峰海拔1230米,山中森林蓊郁,泉鳴鳥語,常有云霧浮凝。湛盧山是我國歷史名山,早在春秋時期,湛盧山便有“天下第一劍山”之譽稱。相傳春秋時越人歐冶子鑄劍之地,至今爐冶遺跡尚存。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也曾筑吟室于山半,寄寓講學
歐冶子鑄劍的一聲聲脆響仿佛還在山谷回蕩,赤紅的鐵鍋與茶青的摩擦聲與之相合,成就一篇美好樂章。制茶,如同鑄劍,千錘百煉才能煉出醇香。創始人陸著紅先生躬身茶事二十余載,以靈山秀水為依托,以歐冶子仁德匠心的鑄劍精神為信念,只愿制作出如湛盧寶劍般聞名遐邇的華夏茗禮——湛盧茶!同時也期望,湛盧茶業有限公司與“湛盧山”、“湛盧劍”一般,屹立千年不朽,將湛盧精神代代相傳!
湛盧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貿易、科技研究于一體的企業。公司現擁有完備的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和設備。在淘寶、天貓、京東、微信、抖音等多個平臺,開設線上旗艦店,形成網絡銷售矩陣。以獨特的天然優勢整合湛盧山茶葉資源,建立2100畝綠色食品茶葉基地和280畝有機茶葉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模式。
自成立以來,公司秉承“仁德匠心”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打造高端優質健康茶,產品涵蓋紅茶、白茶、綠茶、烏龍茶、茉莉花茶等,君道、仁道、榮耀系列一經上市,即獲得了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自2009以來年多個茶品類被授予省名茶獎、金獎、銀獎、茶王等榮譽。2018、2020年被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授予放心茶企業。旗下品牌“野怪”生產的有機茶系列、磻稀白茶系列、九龍大白茶系列、夷向好茶巖茶系列在市場上取得了不斐的成績。未來,湛盧茶業有限公司將繼續秉承初心,為愛茶人發掘更多優質健康茶。
匠 心 相 傳 懂 茶 人
創始人:陸著紅
松溪縣政協委員
福建省松溪縣百佳茶廠廠長
福建省湛盧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山東野怪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松溪縣海峽茶業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
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理事會副會長
濟南松溪商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執行會長
松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紅茶、綠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松溪縣第二屆“湛盧工匠”
國家高級評茶員
松溪縣制茶工藝師
南平市特級制茶工藝師
南平市制茶工程師
松溪縣政協委員
福建省松溪縣百佳茶廠廠長
福建省湛盧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山東野怪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松溪縣海峽茶業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
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理事會副會長
濟南松溪商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執行會長
松溪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紅茶、綠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松溪縣第二屆“湛盧工匠”
國家高級評茶員
松溪縣制茶工藝師
南平市特級制茶工藝師
南平市制茶工程師
湛盧茶業茶園基地,深藏東經118°,北緯27°,武夷山山麓東南側湛盧山,海拔600米-1230米,年平均氣溫18.1℃,無霜期269天,年平均降雨量1557~1743毫米,年日照總時數1972小時,溫暖濕潤季風氣候,非常適宜茶葉的種植和生長,是黃金產茶區。
湛盧茶業茶園基地
湛盧茶業有機茶園基地,位于松溪縣茶平鄉前坑村葛畬十八過,占地280畝。茶園堅守有機茶園管理,無農藥、無化肥、無污染、無農殘。豆粕秸稈有機施肥,山泉凈水灌溉,物理方式防治病害,每年一次翻土深耕,修剪枝條,表層覆蓋三十公分黑土,深層土為紅土,富含有機礦物質微量元素。采留結合的方式,讓茶樹順應天時,自然生長。非遺制茶技藝與現代工藝結合,讓有機原葉最自然的味道得以綻放。從片片鮮葉到杯杯香茗,有機茶園標準化管理,全程接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中心監管,有機品質全程可追溯。
湛盧茶業綠色食品茶葉基地,位于松溪縣茶平鄉茶平村(800畝)、林下村(1300畝),總面基2100畝。基地周邊為山林,主要植被是闊葉林。5公里范圍內無工業區、無大型養殖場等污染源。茶園管理堅持以綠色發展向導,堅守綠色生產方式,符合 NY/T391的要求。
九龍大白茶
原產于松溪縣鄭墩鎮雙源村九龍崗,相傳,九龍崗由外延的條條逶迤山脈匯聚形成“九龍歸一,風水聚合”的寶地,這里土質有機質含量高、雨量充沛、漫射光多、很適宜茶樹生長。九龍大白茶最早資料記載于1896年,原名“九龍茶”,已有100多年歷史。
1960年,縣茶葉科技人員在鄭墩鎮雙源村九龍崗茶園中發現三棵老茶樹長勢特別好,發芽特別早,制作成綠茶,毫顯、香高、味爽
1981年縣茶科所對其進行優良單株選育,命名為“九龍大白茶”,1998年被審定為省級優良茶樹品種,并大力推廣種植
2009年,“九龍大白茶”列入省級優異種質資源保護目錄(閩HW008)
2019年,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授予松溪縣“中國九龍大白茶之鄉”稱號
1960年,縣茶葉科技人員在鄭墩鎮雙源村九龍崗茶園中發現三棵老茶樹長勢特別好,發芽特別早,制作成綠茶,毫顯、香高、味爽
1981年縣茶科所對其進行優良單株選育,命名為“九龍大白茶”,1998年被審定為省級優良茶樹品種,并大力推廣種植
2009年,“九龍大白茶”列入省級優異種質資源保護目錄(閩HW008)
2019年,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授予松溪縣“中國九龍大白茶之鄉”稱號
松溪九龍大白茶作為省級優異茶樹品種,跟同類白茶相比較,九龍大白茶具有“三特”看點——發芽特早,芽頭特長,顏色特白;“三耐”習性——耐旱,耐寒,耐肥。九龍大白茶適制白茶,品質優。制白茶,芽壯色白,香鮮味醇,是制白毫銀針、白牡丹的優質原料,受到市場廣泛青睞。
松溪九龍大白茶作為省級優異茶樹品種,跟同類白茶相比較,九龍大白茶具有“三特”看點——發芽特早,芽頭特長,顏色特白;“三耐”習性——耐旱,耐寒,耐肥。九龍大白茶適制白茶,品質優。制白茶,芽壯色白,香鮮味醇,是制白毫銀針、白牡丹的優質原料,受到市場廣泛青睞。
由九龍大白制成的九龍銀針、九龍白牡丹、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成品白茶具有外形秀美,滋味甘甜,毫香顯耐沖泡等特點。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檢測結果顯示,由九龍大白茶制作的精品銀針,水浸出物39.8%,茶多酚20.82%,氨基酸總量4.70%,咖啡堿4.72%。備受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中茶所姜仁華所長等專家學者青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魯成銀研究員曾高度贊賞,認為“九龍大白茶”是制作白茶類的“白馬王子”。
由九龍大白制成的九龍銀針、九龍白牡丹、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成品白茶具有外形秀美,滋味甘甜,毫香顯耐沖泡等特點。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檢測結果顯示,由九龍大白茶制作的精品銀針,水浸出物39.8%,茶多酚20.82%,氨基酸總量4.70%,咖啡堿4.72%。備受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中茶所姜仁華所長等專家學者青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魯成銀研究員曾高度贊賞,認為“九龍大白茶”是制作白茶類的“白馬王子”。
松溪九龍大白茶的品質特色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云總結了其四大獨特之處:
· 家境好,說的是松溪九龍大白茶生長環境得天獨厚,松溪縣茶山物種的多樣化,為松溪九龍大白茶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 基因優,指的是松溪九龍大白茶品質優秀,兼具發芽特早、芽頭特長、毫心特白,香高味爽等優異品性,早在2009年,便被列入省級優異種質資源保護目錄;
· 形英俊,則指代松溪九龍大白茶毫心肥壯,絨毛潔白,外形猶如英俊挺拔的王子,得到了專家認可和市場青睞;
· 富內涵,則言松溪九龍大白茶品質特征介于福鼎大毫和福安大白之間,毫香明顯,香氣清新,湯色杏綠,做成的銀針、牡丹都是非常優質的產品,既有福鼎白茶的鮮爽,又有政和白茶的濃厚,就像閩北的茶一樣“重香又求味”。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云總結了其四大獨特之處:
· 家境好,說的是松溪九龍大白茶生長環境得天獨厚,松溪縣茶山物種的多樣化,為松溪九龍大白茶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 基因優,指的是松溪九龍大白茶品質優秀,兼具發芽特早、芽頭特長、毫心特白,香高味爽等優異品性,早在2009年,便被列入省級優異種質資源保護目錄;
· 形英俊,則指代松溪九龍大白茶毫心肥壯,絨毛潔白,外形猶如英俊挺拔的王子,得到了專家認可和市場青睞;
· 富內涵,則言松溪九龍大白茶品質特征介于福鼎大毫和福安大白之間,毫香明顯,香氣清新,湯色杏綠,做成的銀針、牡丹都是非常優質的產品,既有福鼎白茶的鮮爽,又有政和白茶的濃厚,就像閩北的茶一樣“重香又求味”。